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。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、熱愛自然,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。
改革開放以來,中國在治理污染和保護環境方面取得長足進展,但數十年來快速發展積累的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,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成為迫在眉睫的任務。中共十八大以來,中國堅決向污染宣戰,深入實施大氣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,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。
2017年7月,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提出,突出抓重點、補短板、強弱項,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、精準脫貧、污染防治的攻堅戰。2017年10月,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,堅持全民共治、源頭防治,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,打贏藍天保衛戰。加快水污染防治,實施流域環境和近岸海域綜合治理。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,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,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。加強固體廢棄物和垃圾處置。提高污染排放標準,強化排污者責任,健全環保信用評價、信息強制性披露、嚴懲重罰等制度。構建政府為主導、企業為主體、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。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,落實減排承諾。2018年5月,習近平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,加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、解決生態環境問題,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,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。
隨著各項政策措施的實施,中國生態環境治理成效日益顯現,環境狀況得到極大改善。中國主張加快構筑尊崇自然、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,共建清潔美麗的世界,已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、貢獻者、引領者。